不恥下問成語解釋: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 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 形容虛心求教。
bù chǐ xià wèn. 出處.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好,去聲。. 孔文子,衛大夫,名圉。.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 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
成語用法
不恥下問. 成語讀音. bù chǐ xià wèn. 成語解釋.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 向學問、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認為有失體面。.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成語】: 不恥下問【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不恥下問的意思】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不恥下問的故事】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
成語[不恥下問]的詳細解釋,拼音:bù chǐ xià wèn不恥下問的意思不恥下問近義詞、反義詞不恥下問 出處 在線成語詞典 chengyu.t086.com。更新時間:20-11-27 詞目 不恥下問 發音 bù chǐ xià wèn 釋義 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推 teeo: 不齒是不想與之為伍,丟臉的意思。不恥就如不恥下問 ,為人所 07/20 15:42 推 tinghsi: 不恥是不以為恥吧 兩個意思又不一樣 07/20 15:42 → teeo: 不恥。 07/20 15:43 噓 dnek: 這麼簡單都不會分,罵人是無恥啦
不恥下問造句:1、在學習當中,遇到問題要不恥下問。2、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5、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故行成名著,后世以為圣。6、不恥下問,知錯則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不恥下問
- 關於“不恥下問”這個成語的出處,和成語“不恥下問”意思相近的成語是
- 名人不恥下問的例子有哪些?_百度知道
- 臺北縣立深坑國民中學99學年度第1學期第一次段考三年級 國文科
不恥下問成語出自於《論語》 [1] 中的公冶長篇,孔子的學生子貢詢問關於孔文子 [2] 為何有"文"這個諡號時,孔子認為孔文子不恥下問,所以有"文"的諡號,後代人將不恥下問這句成語用來描述一個人懂得向學術或技術比自己低下的人詢問知識,有好學的意思。
和成語“不恥下問”意思相近的成語是:不矜不伐 、謙虛謹慎 、功成不居 1、不矜不伐 【拼音】:bù jīn bù fá 【釋義】:矜、伐:自誇自大。不自經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 【出處】:《尚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1.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的幾十年間,讀過八百多種典籍.在研讀古書時,發現諸家說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實際,親自“采藥”,同時向許多有實踐經驗的醫生、藥工、樵夫、漁夫等人請教,終于鑒別考證了歷代記載的一千多種藥物,為它們重新做出了科學結論.
PDF 檔案
為令人「不恥」;唯有「不齒」下問,才能使自己\ 學識更淵博 (C)暴風雨來襲,為了搶收結實「纍 辦事「不利」,使得局勢對我方很「不力」。( )12. 李遠哲說:「我只要在儀器的每一個小環節做得比 別人的精密一點點,只要一點點,我就有可能比別